過去幾十年,香港都是用”建築面積“來計算每平方尺的單價的,香港啲房地產經紀會盡量游說個樓盤幾實用,有8成9成實用率之類之類,香港的太古城、黃埔花園、美孚新村等等,都是出左名的實用樓盤,價格向來都比較硬的原因。
最近幾年,香港開始用”實用面積“來計,不理其他外圍因素,就這個建築/實用更改,尺價就順理成章上升了2到3成!當然啦,小學雞數學,在這裏不解釋啦。
同樣的,在臺灣也有一套”實用面積“、”建築面積“的計算方法,稱爲”公設“。顧名思義,公設越多,公設比越大,實用面積就越少。在臺灣,衹有大樓、社區別墅、公寓有公設,從不到1成的公設到一些新屋我個人認爲非常離譜的5成公設也有!當然,公設比越大,所提供的設施通常也越多,在購買房屋的時候,可以多比較。
一般來說,除了那些社區公設,譬如游泳池、會所、供電房、樓梯、通道之外,另外室內也可能有公設!最普遍的有:
1)陽台外推:本來是陽台,但是就把牆打掉,把本來陽台的地方納入可用面積,在屋契(權狀)上面有註明為“公設”。
2)雨遮、雨擋:跟陽台外推差不多,也跟香港的窗台差不多,總之就是硬塞到大樓的建築面積裡面,讓你多付點錢買多幾尺沒用的面積就是了。
其他建議連接:
2015年10月16日星期五
訂閱:
發佈留言 (Atom)
高雄地產商 - 興富發建設
如果京城集團係高雄數一數二嘅建築商,興富發建設應該算係老二,都係一間成立咗超過30年嘅發展商,係高雄嘅樓遍布每一個角落,而亦因為時代嘅發展,同埋客戶嘅需求,由平平實實嘅大樓,到到而家嘅豪宅,興富發建設都有起,論質量,論價錢,都同京城集團拍住上,兩間公司都係高雄有好多地,好多大樓,...
-
啊,救命呀,數學差啲真喺比呢啲兩岸三地的計算方法玩死! 香港用慣的建築面積計呎價變成呢幾年嘅實用面積已經夠煩,如果投資中國大陸,佢哋用“平米”、用人民幣計,又要轉,都算嘞,起碼人民幣跟港幣差不多,大陸的“一平米”又大概等於10平方呎左右,大概都估倒,差不了多少。但係如果想投資臺灣...
-
過去幾十年,香港都是用”建築面積“來計算每平方尺的單價的,香港啲房地產經紀會盡量游說個樓盤幾實用,有8成9成實用率之類之類,香港的 太古城 、 黃埔花園 、 美孚新村 等等,都是出左名的實用樓盤,價格向來都比較硬的原因。 最近幾年,香港開始用”實用面積“來計,不理其他外圍因素,...
-
好多人問我响高雄投資響邊區最好,但最好笑嘅係就算我話俾佢聽邊一區好,都好難講清楚嗰邊有咩好 ,有時候真係幾嘥氣,但諗諗下其實最好嘅方法就係用一啲香港人明白嘅區嚟表達高雄唔同地區嘅分別。譬如講, 高雄嘅楠梓區,就好似香港嘅屯門一樣,離開市中心雖然有一段距離,但起碼有地鐵到,交通都算...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